【郑州性息】【郑州性息】【郑州性息】 为了扶贫,要“得之”,更重要的是“稳之”。如何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昭通市静安新区探索引入专业社工轻松帮扶的模式。通过为困境儿童开设社区班,组织一系列活动增进交流互动,筹集资金拓展活动空间,为农民成为市民按下了“快进键”。 昭通市静安新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扶贫搬迁安置区。2020年6月,为帮助流离失所人员快速适应城市生活,中山市逸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队来到静安新区,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群众服务和对当地社工、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督导。 中山市逸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游华元作为2019年广东省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她和她的团队迅速投身于这个新环境。到达后,她发现专业社工很少,当地社工认证率也很低。而且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都处于空白状态。近日,游华远介绍了相关工作。 友华源为昭通当地社工提供监督服务。 友华源为昭通当地社工提供监督服务。 搭建社区课堂解决“幸福问题” 游华远说:“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静安新区搬迁的4万多人口中,有9000多名儿童,其中600多名儿童处于困境。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大多数家庭都是老人在照顾孩子。即使身边有妈妈,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很淡薄。团队研究决定推出“430课堂”,帮助孩子学习,为他们打开素质教育的窗口。" 在“430课堂”,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课业上得到辅导,还可以参加美术教育、课外阅读、手工制作、书法、朗读、课外拓展课程等兴趣培养活动。针对搬迁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优华园团队还在“430课堂”课程和活动的设计中穿插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教育、自我提升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家庭关系处理。 “430教室”在惠民社区开班后大受欢迎,随后登陆思源、和顺等6个社区,惠及近300名困境儿童。 静安新区现有老年人4200余人,留守老人适应城镇新生活的问题不容小觑。李爷爷从大观县搬到静安新区,已经70岁了。虽然生活条件、交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他的内心依然是空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