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性息】【南京性息】【南京性息】 每日商报讯 8月9日-8月11日,2021年杭州市“926工匠日”杯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举行。本次大赛由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总工会、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主办,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杭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杭州市养老事业促进会承办,来自各区、县(市)及市民政局直属单位的17支队伍共计68名护理员参赛,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舒嘉俐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位列第一,来自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郎宇和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的王悠分获二三名,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授予“杭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其中舒嘉俐还将由市总工会申报“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西湖区民政局获得团体冠军。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选手结构更多元 据悉,今年参赛选手结构更加契合实际,一批年轻护理员进入养老服务业,中年护理员依旧重视自我提升,参赛选手中有24名为“90后”,占比达35%,年纪最小的护理员才22岁,“70后”选手共计13名,占比达到19%。 随着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兴起,民办养老机构对护理员的职业水平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竞赛中,40名选手来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全行业以赛促学、以赛促优的氛围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护理专业人才投身到养老护理员行业当中,共计有36名护理学、老年服务管理学、营养学等相关专业的护理人才参加本次大赛,占总参赛人数一半以上。 同时,高学历的优秀人才也壮大了到养老服务队伍,据统计,今年的参赛队伍中,大专学历的护理员有19人,本科27人,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高素质护理人才不断涌现。 竞赛项目更贴近实际操作 老年护理学问大 本次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操作技能竞赛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成绩占30%,操作技能成绩占70%,两项成绩合并计算总成绩。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操作执行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素质。 理论知识竞赛题目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成,要求选手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疏导不良情绪或鼓励、表扬老年人,将沟通交流、安全照护、心理支持、人文关怀、职业安全与保护等贯穿于照护服务全过程中。 不少参赛的护理员都表示,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技能竞赛更贴近实际操作,比如协助老年人进食,为老年人进行伤口包扎等生活护理,都是护理员们在日常护理中经常接触的,通过竞赛观摩,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都有不小的技术提高。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外,还有为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记忆力训练等专业考核,这对护理员的照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嘉俐表示,这次大赛不仅是对专业的一次考核,更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平台。 开展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 职业提升有标杆 截至去年底,杭州有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23.13%。老年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对服务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次竞赛闭幕式上表彰了25名“最美养老护理员”,他们中有技术过硬工作务实的党员护理员、有在一线岗位工作十多年深得老人喜爱的贴心人、有退伍军人转业的东北汉子、有驻点舟山嵊泗海岛支老行动的优秀护理员等,是全市一万多名养老护理员的代表。会上还对首批三家市级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进行了授牌。 据了解,我市已将“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标。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激励作用,扎实开展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